书单分享,孩子分级读书十分重要

来源:本站原创
时间:2020年08月27日
分享:

自从部编版教材改革,大家都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。特别是小学的家长,期望让孩子早早做好阅读储备,在未来赢得优势。

心情是急迫的,做法却是迷茫的。我们最常遇到以下经典三问:不知道选什么书?选了书不知道怎么陪读?书单那么多,是不是全部都要读?

如果要我简单的回答,那就是:参考经典推荐书单、按孩子阅读水平考虑陪读参与度、不需要全读而是挑着读。

什么是经典推荐书单?前阵子关于教育部出了一个热议的声明——从未以“教育部推荐”“新课标指定”等名义出版、推荐图书,这是真事,但落脚点在于没有用这两个名义来赚民众的书籍费。

实际上,在2020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,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,就首次发布了一份《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(2020年版)》,对小学、初中、高中三个学段学生推荐共300种图书,涵盖不同学科。

如果是挑花了眼、不知道如何选书的家长,不妨以此为参照,从中挑选。因为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语文教材涉及的阅读图书,基本上都纳入《指导目录》,它的实用性和丰富性都很不错。

初中、高中学生可独立阅读,就不多说。以小学生的指导书目为例,嘀嗒老师分享给大家“亲子版”的陪读攻略~

 

1-2年级

 

阅读指导书目:

共推荐21本,以文学类绘本为主,比如童话、神话、寓言故事、浅显的历史小故事,趣味性和想象力的特点突出。

学生阅读水平:

这个阶段孩子的阅读能力是比较弱的,因为识字量比较少,阅读习惯也还未养成。所以不能给孩子挑选文字太多的书籍,反而是小短文+丰富多彩插图、加注拼音的最好。一方面孩子能直观感受阅读的乐趣,另一方面容易在短篇阅读中识字。

家长陪读指南:

这个阶段家长陪读的参与度要高,偏向问答式、引导式的,让孩子边阅读边识记主要的人物和故事情节,能自由表达一些对故事的感受和想法,就很棒了。

最好每周固定一个阅读时间(比如每天晚上睡前十分钟),读给孩子听或让孩子自己读,读完围绕人物、情节提问:这个人是谁?他做了什么?他做得对不对?你喜欢他吗?用这些小问题让孩子能回忆、表达看过的内容。

 

3-4年级

 

阅读指导书目:

共推荐34本,以故事性强的人物传记类书为主,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类有所增加。

学生阅读水平:

这个阶段孩子能完成纯文字阅读,不需要拼音的辅助,掌握的识字量能让他较好地阅读叙事性的中长篇书籍。建议尝试不同类型的书籍,包括诗歌、散文、小说等多种体裁,尝试阅读较简单的文言文作品,让孩子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阅读类型。

家长陪读指南:

这个阶段家长的陪读,更多是交流对书本内容的人物事件看法,鼓励孩子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来讨论,加深孩子哲理性的思考。比如孩子很喜欢故事的某个人物,可以让孩子概括这个人物的故事和喜爱原因,去锻炼他的总结能力;也可以讨论这个人物行为的是非善恶,进行形象分析。

 

5-6年级

 

阅读指导书目:

共推荐55本,人文社科以红色经典作品为主,占比最重的文学类则主要是名著小说,自然科学和艺术类更多是想提升学生审美能力。

学生阅读水平

这个阶段孩子的阅读速度较快,而且能在默读中记住很多故事情节。建议选择名家名篇,书籍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相比上一阶段都应有所加深,能接受和理解非青少版的语言风格,像一些有寓意的历史类、文言类长篇。

家长陪读指南

这个阶段家长的陪读,重在拓展孩子书籍以外的知识,跳脱出书籍内容讨论作者的情感、思想,让孩子对作品中的人物、主题作出自己的评价表达。比如孩子很喜欢某个作者的作品,可以和他一起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,讨论他为什么写这本书,这个结局有什么意义……

 

最后,看完这份指导书目,有家长担心:要读的那么多,孩子时间不够啊?也不一定能坚持读……其实我们要合理看待书单,这只是给孩子提供了一个选择的范围,不是说每一本都需要精读。

家长可以从孩子喜欢的书本类型、题材出发,有选择的让孩子读,如果对某一类特别感兴趣,再拓展读更多,以适量为准。在精读某本书的时候,孩子学到的阅读思维、方法是永久的,以后阅读其他新书就能举一反三。保持阅读的热情和真的对阅读有收获,比胡乱的速读很多本书更重要。

PS:书单素材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获取。

免费试听一堂课
400-880-9880
立即咨询
提交成功
窗口3秒后自动关闭